明天子

名劍山莊

歷史軍事

壹個八九歲的孩子,壹身白色孝衣,團團的在錦被下面,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。而臉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八十九章 太子的決然

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

2021-4-25 19:24

  太子壹想到這裏,就猛地咳嗽起來。
  沈悶的咳嗽之聲,就好像是大鼓壹樣,壹下接著壹下,敲擊著太子的心肺,每壹下都好像要將太子的心肺從身體之上摘下來壹樣。
  “殿下。”外面立即有人說道。
  太子深吸幾口氣,終於將咳嗽給壓了下去,努力平靜呼吸,說道:“沒事。”但是剛剛說了這兩個字,卻又猛地咳嗽了兩下。終於咳出壹口黃色的濃痰,這才算是有了壹個了結。
  這是太子的老毛病了。
  按現代的年紀算,太子還算年輕,才四十多歲。
  但是按這個時代的年紀算,太子已經不算年輕了,南洋的氣候,讓太子這個北方人嚴重不適應,潮濕多雨的環境,各種熱帶病,折磨了很大壹批北方人,包括太子在內。
  而太子比起朱祁鎮有所不如。
  別的不說,就在自制力上就差多了。
  朱祁鎮幾十年如壹日,鍛煉身體,雖然繁重的工作,讓他在六十歲之後,有些不能勝任的,但是太子卻沒有這種堅持,特別在交趾鎮守的時候,就貪戀南洋美人,聲色犬馬,什麽都玩過。
  年輕的時候,並不覺得什麽,但是中年卻早上門來。
  在緬甸主持大戰的時候,更是大傷心神,身體也越來越不好了。
  雖然朱祁鎮在京師有過壹次病危,其實也不過是昏迷壹天多而已。太子的身體情況未必比朱祁鎮好上多少。
  只是太子壹直在隱瞞而已。
  太子很擔心,如果這樣下去,等待他的是永遠只是儲君,永遠不可能回京了。這是太子所不能接受的事情了。
  太子深吸壹口氣,說道:“傳汪直。”
  汪直不久就到了。
  太子說道:“妳的封賞不久就到了,妳如果對爪哇侯這個名號不滿意,我或許能讓禮部改壹下,如果定下來了,可就不大好改了。”
  汪直靦腆的壹笑,說道:“有勞殿下掛念,爪哇這個名號並不錯,就不用改了。”
  汪直當初第壹次封伯,被封為爪哇伯,讓汪直覺得不大滿意。畢竟雖然爵位壹般都是地名,但都是中國舊地,多有雅稱。爪哇這個名頭壹點都不好聽。所以來求太子,希望能夠改壹個名字。
  但是封爵之事,最鄭重不過了。
  幾乎是國家最重視的幾種禮儀活動,與謚號壹樣,壹旦定下來了,很少能夠改動的。
  當時太子就勸慰汪直,讓他等,等他什麽時候封侯了,可以換壹個好聽壹點的名字。
  說起來,也是數年之前的事情了。
  而今的汪直已經脫去了稚嫩了,也沒有當初的意氣了,根本不在乎什麽好名字壞名字,再者,汪直也將爪哇這個名字,打出了名聲了。人人都知道南洋之中有壹員猛將,就是爪哇伯,而今放棄了,汪直反而有壹點舍不得。
  太子聽了哈哈壹笑,說道:“也好,不過壹般來說,封爵之後,朝廷都賜第賜田,多在兩京,妳上壹次封伯,並不回京,我讓太孫幫忙處理了,而今妳也不回京處置家事嗎?”
  並非大明的勛貴們都是北京或者南京的人,但是在封爵之後,幾乎朝廷壹般都會讓這些勛貴在京師安家,這既是獎賞,也是限制。
  獎賞就不用說了。
  大明北京城裏面,是如何寸土寸金的,這裏就不在贅述了,壹座符合勛貴等級的府邸,即便不提這個府邸本身,單單是地皮,就要值個幾萬兩了。再加上北京附近的土地。
  在古代,可沒有耕地與建築用地的劃分。
  在北京附近土地,很可能卷入城市擴張之中,到時候這些勛貴的收益只會更高。
  限制也不用說了。
  朝廷控制這些大將的親眷,也要讓大將在外領兵作戰的事情,不能分心。
  汪直上壹次封爵,並沒有怎麽回京處置家業,太子就讓太孫安排人,代替汪直處理。
  汪直說道:“臣不願意離開殿下身邊,等殿下回京之後,臣再做處置不遲。又不會飛了。”
  太子輕輕壹笑,語氣卻變得沈重起來,說道:“如果孤,永遠都回不去了。妳怎麽辦?”
  汪直微微壹楞,立即起身行禮說道:“殿下,哪裏的話,妳是大明太子,天生儲君,誰也不能否定,妳想回京,誰也不能攔著,不管是誰,臣為殿下殺出壹條血路。”
  汪直這是在表忠心。
  其實汪直很明白,太子是以腹心之臣待他,再加上他姐姐的關系,他與太子之間,是無法分割了。
  太子登基,他或許遲早在內閣坐上壹把交椅,如果太子不能登基,廢太子或許還有可能活下來,而廢太子的黨羽,卻是必死無疑的。
  汪直並沒有別的路可以走。
  所以,他能做的就是壹條路走到黑。
  “不管是誰。”其實已經暗指,即便是皇帝本人,他也會為太子殺出壹條血路來。也是為他自己殺出壹條血路來。
  “好。”太子語氣變得嚴肅起來,說道:“孤要妳,先行回去,為孤打前站。同時將船上的人分批帶走。”
  汪直立即答應壹聲,說道:“是。”隨即猶豫了壹下,說道:“殿下,臣為殿下萬死不辭。只是京師之中大軍雲集,臣——”。
  船上的人,就是太子秘密隱藏下來的三千私兵,不在大明軍隊賬冊之上。調動也無須朝廷聖旨,兵部附署,只需太子之令就可以了。這數千人,是汪直壹手選拔出來的,固然不能說是南洋第壹,但也是精銳之中的精銳。
  雖然只有千人,但是真打起仗了,當萬人來用都是可以的。
  只是北京附近,駐軍最少的時候,估計也有壹二十萬,這是北京城的特殊環境造成的。別的不說,少於十萬人馬,連北京城的城墻,未必能夠站滿。
  這區區三千人,在北京這個大兵營之中,又能做些什麽事情?
  汪直倒是不怕死,但是卻也不想白白犧牲。
  太子微微壹笑,說道:“妳放心,我自有安排。”
  太子怎麽安排,沒有給汪直說,汪直也不敢問了。
  汪直說道:“臣遵命。”
  其實要說太子有萬全的計劃,倒也是沒有的。
  太子知道這壹件事情,是萬分機密,萬萬不能有壹點點泄露,整個計劃都是太子壹個人細細折磨,慢慢成形的,這個計劃用到誰,才通知誰,其余的壹個不準備通知。之前這個計劃,不過是壹個計劃而已。
  只是今日,太子終於下令了決心。不再將希望屈居於朱祁鎮的想法了。他要主動出擊。
  雖然太子知道這其中有不知道多少難題,需要他慢慢解決。但對於汪直這個問題,他還真有安排。
  在北京發動,是決計不可能的。
  太子太了解錦衣衛與東廠了,他與錦衣衛與東廠的人,既有合作,也有競爭。
  這是太子與皇帝之間的關系決定的。
  在太子剛剛從北京出來,各處歷練的時候。朱祁鎮就將當地的錦衣衛交給了太子,讓太子通過錦衣衛這壹雙眼睛,觀察壹個不壹樣的大明。凡是不能只看表明現象。而在太子在南洋羽翼豐滿之後,當地錦衣衛與東廠的任務,卻變成了監視太子。
  太子很多事情都要瞞過錦衣衛做。
  這些年打交道下來。
  太子對錦衣衛與東廠的分布有很深的了解,太明白北京城是什麽地方了。
  汪直僅僅擔心的是北京京營的戰鬥力,卻忽略了這裏是東廠錦衣衛大本營嗎,可以說在這裏順便壹個擺攤的人,很可能就是錦衣衛的暗樁。眼線。
  即便沒有京營大軍,在北京搞事的難度之大,也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
  但是皇帝未必壹直在北京。
  而今就是壹個機會。
  皇帝出巡在外,身邊只有兩萬騎兵,各地的錦衣衛千戶所,可不如北京的南北鎮撫司那麽有能力。甚至這不是人員的能力,純粹是人員的密度的問題,錦衣衛數萬人,幾乎有壹半人都在北京。
  各地錦衣衛哪裏有這個人手了。
  不過,太子還需要壹個機會。
  壹個能回去,哪怕短暫回去的機會。對於這壹點,太子有些覺得頭疼,如果他猜想沒有錯誤的話,皇帝是很難讓他回去的,那麽是暫時回去。
  這個問題,與汪直商議卻沒有什麽用處。
  汪直打仗不錯,但是對於朝廷內部那些勾心鬥角,卻是完全跟不上節拍的。
  就在太子打發了汪直,心中慢慢揣摩該怎麽辦的,楊廷和就來拜訪他,帶來壹個不知道是好事,還是壞事的消息。
  楊廷和說道:“殿下,剛剛平江侯陳銳傳來消息,和碩特汗國大軍東進,似乎要進軍,吉大港。平江侯那邊兵馬不敷用,請殿下派兵支援。”
  “什麽?”太子皺眉,說道:“這是怎麽回事?”
  之前打仗的時候,太子將平江侯陳銳的兵馬抽調了壹部分,剩下多是水師兵。但是這個和碩特汗國,倒是是壹個什麽東西,而今實力如何,出兵多少?這壹次想要攻打的吉大港還是其他的?
  太子都不知道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