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天子

名劍山莊

歷史軍事

壹個八九歲的孩子,壹身白色孝衣,團團的在錦被下面,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。而臉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

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

2021-4-25 19:22

  已經是掌燈時分了。
  縱然是紫禁城之中,除卻數個宮殿之外,也都陷入黑暗之中。
  朱祁鎮禦案之前,兩側都有兩排燭光,無數星星點點匯集在壹起,越發命令了。大殿之中,雖然有壹點昏黃。
  但能見度卻也不差。
  王振站在朱祁鎮身側。輕輕的研墨。
  而朱祁鎮懸腕持筆,正在規規矩矩的寫著大字。最後幾個字:“後之覽者,亦將有感於斯文。”
  寫完之後,朱祁鎮向後壹靠,靠在靠背之上,將筆遞給了王振,揉著手腕,說道:“李先生實在有些難伺候。”
  王振接過筆,放在壹邊的筆洗之上,又端來壹杯熱茶,說道:“陛下所言極是,這李學士委實有些不識好歹了。陛下乃萬乘之尊,總覽大局即可,難不成還要讓陛下讀書考秀才?要不,奴婢向太皇太後說說,為陛下換壹位講官。”
  朱祁鎮微微壹笑,沒有多說話。
  他當然知道,王振對李時勉的怨恨。不過,朱祁鎮對李時勉的印象倒是不錯,雖然嚴厲了壹些。
  但是後世上過十幾年學的老學生,什麽樣的老師沒有見過。
  李時勉不管怎麽說,都是盡心盡力,人品端莊。又不乏智慧,講課的時候,以廣搏為要,朱祁鎮雖然沒有刁難的意思,但是問壹些問題,只要在經史的領域之中,沒有李時勉答不上來的。
  放在後世,也是學霸壹級的人物。
  而且王振似乎沒有細細聽過李時勉講課,但是朱祁鎮自己卻有感覺。
  李時勉對他明顯是放寬了要求。
  否則以微言大義的標準,單單壹本論語教上數年都不帶重復的。
  李時勉大抵覺得朱祁鎮畢竟不是要走科舉這壹條路的,很多地方都放松了,只要朱祁鎮能領會聖人大義即可。
  不過,即便再放松,朱祁鎮也要每天背書才行。
  別的不說,將來看大臣的奏折,他們在裏面拽文,用了幾個典故,朱祁鎮看不懂,領會錯誤,就鬧笑話了。
  可以說,後世大部分人,即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,來到這個時代,在文人看來,與文盲沒有太大的區別。
  不讀聖賢書,如何能稱之為讀書人。
  其實朱祁鎮在心中也暗暗揣測。李時勉如此,是不是想他早已親政。
  因為朱祁鎮從李時勉的言語之中,他對而今的政治結構是不滿意了,不管是太監權力的擴大,還是女主秉政。
  李時勉這種正統的讀書人,都覺得不對。
  不過,李時勉並非不知道太死板的人,他知道而今局面,朱祁鎮還不能承擔皇帝的責任。不過,他在開始教朱祁鎮了,發現朱祁鎮接受能力很強,自然有盡快將皇帝教出來,可以承擔大任,結束這不正常的權力結構。
  不過,朱祁鎮自己未必沒有想換壹個講官的想法。
  倒不是李時勉不好。
  而是李時勉太好了。
  為人正直,壹心壹意將儒學教到朱祁鎮心中,以正君心。
  但是朱祁鎮卻不覺得,學習儒學是當務之急。
  這壹段時間,朱祁鎮也漸漸的適應了這個時代。
  王振是他身邊的太監,天下奏折文書,只要朱祁鎮想看,王振決計沒有隱瞞的事情,之前是太皇太後挑出封奏疏,給朱祁鎮講解。
  而今卻是翻過來了。
  卻是朱祁鎮從王振整理出來的奏疏條目之中,挑選出自己,感興趣的事情,如果看不明白,去請太皇太後講解。
  如此程序壹顛倒,朱祁鎮花在政務上的時間,就大大增加了。
  朱祁鎮甚至琢磨出太皇太後的底線。
  太皇太後,並不反對朱祁鎮看奏疏。但是有壹點,就是不許他在批閱奏疏。
  太皇太後對內閣呈上了大部分奏疏都是照準的。
  王振或許有挑刺的地方,但是太皇太後決計不許朱祁鎮處理朝政。
  也就是只能看而已。
  但是每壹個人壹天的時間都是壹樣的,李時勉為朱祁鎮布置的功課很重,特別是練字上面,每天朱祁鎮都寫得手腕疼。
  但是沒有辦法,壹筆臭字,實在太難看了。
  甚至讓李時勉覺得根基已壞,無可救藥。想要救藥,就只能加大力氣扭轉,也就多練多寫,多臨帖。
  朱祁鎮並不覺得李時勉所教授的就不重要,但是他更覺得,比起儒學與書法,大明朝本身更有意思。
  他更想明白,而今大明朝是什麽樣子。
  這才是他這個做皇帝的本質。
 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時間,卻是與李時勉的功課沖突了。
  王振在朱祁鎮身邊時間很長了,他又善於揣摩人心,雖然朱祁鎮什麽也沒有說,但是就將朱祁鎮的想法揣摩出來幾分。
  王振安置朱祁鎮睡下之後,出了乾清宮,壹招手,來壹個小太監。
  小太監不過十三四歲,看上去分外激靈,說道:“幹爹您叫我。”
  王振臉色陰沈,遠處的燈籠照射在王振的臉上,越發有壹種陰晴不定的感覺,他淡淡地說道:“明天妳去見馬順,告訴他,給雜家盯死了李時勉。但凡有壹絲差錯,就報上了。”
  這小太監聽了,笑道:“幹爹何必如此,錦衣衛從來就是栽贓陷害的行家?沒有差錯,造出差錯,不就行了。”
  王振“啪”的壹聲,王振壹巴掌打在小太監的臉上,壹個鮮紅的巴掌印,印在小太監的臉上。王振厲聲說道:“妳懂什麽?李時勉怎麽說也是陛下的老師,太皇太後盯著的,這種事如何能做?”
  “速去。”
  小太監立即說道:“是,幹爹,我這就去宮門處等候,明天壹開門,我就去傳話。”
  王振壹擺手,讓他去了。
  王振心中感嘆道:“咱們這位小爺,可不是省油的燈。”他心中很是奇怪。其實皇帝越精明,王振就越難過,但是王振畢竟看著朱祁鎮長大的,當初他剛剛進宮的時候,見到的可是太宗皇帝。
  朱棣在整個明朝都是難伺候的皇帝之壹了。
  見識過太宗皇帝威風,在王振心中,做皇帝就應該像太宗皇帝壹般,朱祁鎮越是精明,讓下面人不敢欺瞞。
  他反而有壹種,吾家有子初長成的感覺。
  當然了,這種感覺,他是萬萬不敢說出口,只敢在夜深人靜的時候,自己想壹想而已。
  隨即他就將心思放在怎麽弄掉李時勉上面。
  李時勉的名聲,王振也是知道的。想來錦衣衛不憑空捏造的話,很難抓住什麽把柄,但並不是沒有把柄就弄不掉了。
  王振心中暗道:“李時勉名聲固然大,但是獨霸講官之位,翰林院那邊就能答應嗎?讀書人的臭德行,雜家不知道嗎?”
  “為帝王師,這麽大的榮耀,就甘心讓給李時勉?”
  “三楊老了,或許不爭了,畢竟等小爺長大親政,他們大抵都該告老還鄉了。不過下面的人就壹點想法都沒有了。”
  “即便沒有想法,我也讓他有。”
  “李時勉,妳講官的位置,待不到明年的。”王振眉目之間的恨意,幾乎要凝結為實質,暗道:“數次辱我之事,雜家如果放過妳,我就不姓王了。”
  “等下了講官之職,且讓人活上幾年再處置不遲。”
  不是,王振不想當機立斷處置了李時勉。但是太皇太後尚在,王振做什麽都不敢大張旗鼓,而李時勉又不是尋常人,直名傳遍天下。
  王振處置了,可能惹禍上身。
  不過,太皇太後不會永遠在的,即便在,也不會永遠關註李時勉的。
  到了那個時候,才是他下手的時候。
  王振目光看漫天星鬥,地面之上盡為星輝。輕輕壹勾嘴唇,隨即陷入黑暗之中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