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壹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
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
2021-4-25 19:22
此刻真正考驗的不是成國公與也先的指揮能力,而是考驗下面各級將領的指揮能力。
瓦刺從脫歡上位之後,幾十年來連戰連捷,讓瓦刺從西域壹隅之地,擴展到東西數萬裏的大國,其中將領也都是在壹場場勝戰之中磨礪出來的。
臨陣指揮殺敵的能力。自然不容小覷。
而大明這邊,京營之中新壹代將領與他們的父輩相比,已經差了壹籌了。但是太宗遺留下來的老將,還占據指揮位置。
如吳家兄弟,西寧侯宋瑛,武進侯朱冕,等等。
看他們履歷,都是在太宗皇帝手下效過力。這樣的場面雖然艱難,但是他們還撐得住。
而且在身體素質上,裝備之上,京營都比瓦刺強悍不少。
沒錯,不要以為蒙古人都吃肉,就比京營身體素質強。
首先,朱祁鎮對京營看的最緊。在待遇上京營決計超出其他邊軍,雖然不可能是頓頓有肉,但是隔三岔五打打牙祭,還是行的。
而且古代遊牧民族,生活也不想後世想的那樣,頓頓吃肉。他們更多是吃奶制品等等。
單單看身形就知道了。
蒙古人個頭壹般都不少太高。與從數百萬衛所軍中選出來的精銳相比。自然比不過。
這種體力,裝備的優勢,反應在戰場之上,就是雖然明軍將領在很多戰術層面有些呆板,沒有經營,很多時候反應慢壹拍的。
但是瓦刺騎兵卻不能將明軍擊潰。
壹直在這個時候,雙方殺傷還是相當的。
成國公朱勇穩坐釣魚臺,但是也先就有些坐不住了。
這就是國力的差距。
承認成國公帶出來的三千營,五軍營,已經各部騎兵,是大明軍中的精銳,但是並不是說大明沒有了這些軍隊就不能活了。
而且成國公根本不多考慮這些問題,他只需要考慮如何勝利就行。
所謂慈不掌兵義不掌財,成國公打過半輩子仗了,早就淡看生死了,不管是瓦刺的,還是明軍的。
鏖戰兩個時辰,最少有萬余橫死當場,成國公連眼睛都不帶眨壹下。
但是也先卻承受不住了。
這壹次也先麾下的將士,大多都是瓦刺精銳,雖然還有壹些征召的部落軍隊,但是他們與瓦刺本部的戰鬥力相差太大了。
在這樣的廝殺之中,根本就是煎熬。
已經有穩不住的形態。真正擋在前面的都是也先的心頭肉。
這樣的騎兵,瓦刺不超過十萬。
這就是也先控制整個草原的基本盤。
仗打到這裏,勝負還沒有分出來,也先已經知道壹件事情,就是這樣死磕,即便是他打贏了。瓦刺也輸了。
因為瓦刺沒有實力鎮壓住其他有野心的人了。
這樣的勝利,並不是也先想要的。
也先心中暗道:“南朝雖然戰力大不如前,但是底子還在。只能另想辦法了。”
也先壹聲令下,下面人紛紛吹起了號角之聲。
壹時間下面蒙古騎兵立即紛紛進攻。
這號角是督促進攻的號角。
只是戰場上的變化,卻超出所有人的預料之外,戰場之上,具有有壹半鐵騎掉頭撤回來了。
所有撤回來的騎兵,自然是瓦刺本部人馬。
壹時間,被拖在後面的蒙古各部有十萬個曹尼瑪說不來,因為他們要面對明軍的反攻了。
沒有瓦刺本部人馬作為砥柱中流,再加上這些蒙古騎兵被瓦刺人扔下來,更是士氣近乎崩潰,哪裏有壹點抵抗能力。
明軍各部根本不用等,成國公的命令,各路分進,就將蒙古各部給擊潰了。
成國公見狀大喜過望。
這壹戰斬首最少有壹萬多,也算是本朝少有壹場大勝了。
只是仗打到這個地步,不僅僅成國公朱勇,不滿意就此收手,連全軍上下都不大滿意。成國公壹面下令各部打掃戰場,壹面派出壹部咬住蒙古各部的尾巴追擊。
但是為了提防,瓦刺有詐,追擊壹部,不許追的太遠。
各部將士正在修整的時候,成國公朱勇召集所有講官,開誠布公地說道:“今日大勝,瓦刺殘賊,已經是釜底遊魚了,我欲追亡逐北,揚我大明之威,諸位將軍可願意跟隨?”
下面各級將領吃了甜頭,自然不願意就此放棄。
這壹次大戰,或許對延邊各地是壹場天大的浩劫,但是對整個勛貴集團,簡直是壹場盛宴。
別的不說,單單說這壹次俘獲的物資,大部分固然要充軍需,但是有些東西,卻是可以全軍各級將領自己分了。
出兵打仗,不僅僅是軍功,還是有外快的。
各級勛貴家族都是富貴之極,這其中固然是朝廷賞賜,更有這種打仗之中順道而來的外快。
“我等願意。”大部分將領都齊聲說道。
成國公朱勇看見吳克忠沒有動,語氣看似平緩地問道:“恭順伯,妳有什麽意見嗎?”
吳克忠說道:“末將不敢,只是末將覺得今日瓦刺好像沒有盡全力,此番追擊,末將有些擔心?”
成國公說道:“恭順伯多慮了。”
“蒙古韃子伎倆,我豈能不明白,不過誘敵深入,然後埋伏而已。出了前面山口,到集寧海子,壹馬平川,根本沒有什麽可設伏的地方。也先的心思我也明白,他怕手下折損太多了,影響他在草原上的位置。”
“這才如此。”
“不過,恭順伯所言也不是沒有道理,這樣吧,大軍留後軍駐守此地,作為接應,壹路追到瀚海之南,最多不過三百裏,如果追不到,就撤軍。”
“諸位以為如何?”
成國公話語之中,壹點也不尊重吳家兄弟,吳家兄弟就是蒙古人,成國公朱勇當著他們的面,壹口壹個蒙古韃子,哪裏有壹絲尊重之意。
但是吳家兄弟也都習慣了。
韃官就是這樣。
這還是吳家從吳克忠父親那壹輩開始,就在大明為官。這才好壹點的。
“我等遵命。”下面將領紛紛說道。
勝利就是壹個將領最大的威望加成,剛剛打贏壹仗之後,成國公的安排沒有誰敢拒絕,吳克忠也是如此。
而且成國公心中也是有數的。
他決計不會越過瀚海而北的,因為如此在糧道之上,有太多太多的問題了。
貓兒莊已經出陽和近百裏了,這裏又有足夠的物資。可以作為後勤基地,然後大軍帶十日幹糧,就可以飲馬瀚海之南。
壹切順利的話,不過七八日功夫,大軍就可以收兵入關了。
也先壹退,其他各部根本不去打,就會自己退兵的。
今年的大戰,大抵就告壹段落了。
但是成國公也很明白。
他並沒有重創瓦刺主力,恐怕今後瓦刺騎兵年年秋後都會南下,到時候九邊沿線防秋就成為必然行為了。
那時候兵力消耗,軍費消耗,恐怕要比之前高出太多了。
從太宗年間開始的,九邊寧靜,只能我打別人,不能別人打我的局面,就此不負存在了。
成國公朱勇目光掃過所有將領,說道:“鎮遠侯。”
鎮遠侯顧興祖立即出列說道:“末將在。”
成國公說道:“妳帶著本部人馬,駐守貓兒莊,看好糧食輜重,還有傷員俘虜。等待接應大軍。明白嗎?”
鎮遠侯顧興祖說道:“末將明白。”
成國公之所以選顧興祖,並不是因為顧興祖國公表現出色,而是表現最不好。成國公雖然覺得,此去,估計很難作戰。但是問題是,壹旦大戰,就如同剛剛那壹戰壹般,是壹場苦戰。
顧興祖能力有限,安排在軍中,恐怕還連累了人,所系讓駐守此地。
想來作為壹個大明將領,守城這種看家本事也該會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