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2章 該有的排場都要搞起來
都督請留步 by 攜劍遠行
2023-9-10 23:04
深夜,吳王府的書房裏還點著油燈,充實著壹股昏黃的曖昧,地暖讓屋內如同春日。
李祖猗帶著淚痕,沈沈睡去,壹絲不掛的躺在書房的榻上,身上僅僅搭著壹條薄薄的毛毯,白皙的香肩都露在外面。
第壹次“紅袖添香”,她就毫無防備的被劉益守吃幹抹凈,甚至對方連虛偽的客套都沒有來壹下。
李祖猗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抗拒,就迷失在壹個長長的熱吻中,隨即便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,從少女變成了女人。她甚至連反抗都不知道要如何進行。
某種程度上說,劉益守非常的直率,根本就不談什麽感情。
沒有什麽心靈的交流,有的只是男歡女愛。
而此時此刻,已經進入賢者時間的劉益守,早就穿好了衣服坐在書案前,看著李祖猗身後那面墻發呆。
墻上掛著“非淡泊無以明誌,非寧靜無以致遠”的字畫,這是諸葛丞相的名言,畫也是出自名家之手,壹個漁翁在垂釣。
襯托著歡愛後脫力,又春光乍泄的李祖猗,怎麽看都帶著某種另類的諷刺。
“當頂級的權貴,是真的好啊!根本就不需要去巧取豪奪,自然有人心甘情願把最好的東西雙手奉上。”
劉益守忍不住感慨了壹句。
高澄要染指李祖猗,尚且要用些計謀手段,根本上不了臺面。可是劉益守現在便輕而易舉的占有了。也不講什麽感情,也不問對方是否願意,甚至以後想怎麽玩都可以,光明正大,天經地義!
離家之前,李希宗就把可能發生的事情跟李祖升兄妹說明白了。簡單說,李祖猗就是為了陪劉益守上床才壹起來建康的,很直白的邏輯,帶著世家常有的冷酷。
說得更氣人壹些,李祖猗劉益守不收都不行,不玩都不行!如果不收,趙郡李氏被打臉,必定倒向高歡;如果不玩,則是暗示對河北世家深度防範,或者自己有龍陽之好,對美女無感!
無論哪壹種都會產生不好的政治影響。
當初拒絕婁昭君是為了政治,如今心安理得的占有李祖猗亦是為了政治。作為壹個能力卓越的高級政治動物,如今劉益守操作這些事情已經遊刃有余。
甚至腦子裏最先想的事情便是政治,把個人喜好放到了後面。換句話說,哪怕李祖猗不是大美人,他壹樣也會捏著鼻子收入房。
劉益守看似位高權重,可以隨心所欲;實則處處受制,過得還不如壹個普通人隨意。
他的任何壹個小細節,都有可能在將來關乎成千上萬人的死亡。劉益守沒有惺惺作態的習慣,該果決的時候就非常果決,不帶有任何婦人之仁。
這種可大可小的政治操作,是壹個政治動物的必備技能,如今劉益守對此已經是波瀾不驚。甚至已經形成了習慣。
“終究還是變成了我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啊。”
劉益守輕嘆壹聲,時間過得很快,而且不會給他矯情的機會。如果他要做第二個諸葛丞相,那麽自然不必對李祖猗做什麽,甚至可以直接派人送回去。
維持自己道德潔癖的人設即可,不必去管功過是非。
可是篡位之路自古有進無退,他有矯情的資格麽?
顯然是沒有的。不為自己想,也要為壹眾妾室跟子女想壹想。
正因為如此,他都懶得跟李祖猗談情說愛,實在是沒有那個心情。李希宗要做什麽,想做什麽,劉益守很清楚,大家妳情我願直接辦事就夠了,沒必要假惺惺的談什麽感情。
接下來壹段時間,他會天天都讓李祖猗侍寢,直到對方懷孕為止。李祖猗懷孕,李希宗的心就安了,到時候趙郡李氏在河北,至少是兩不相幫,此舉不亞於在高歡腳下埋壹顆地雷。
哪怕頂不上十萬兵馬,壹兩萬還是頂得上的。
如此事關重大,男女之間那點破事也就不值壹提了。
“功蓋三分國,成名八陣圖。江流石不轉,遺恨失吞吳。”
劉益守長嘆壹聲,有點羨慕諸葛丞相。
論起個人品德,他比諸葛丞相差了不少。
不說別的,光說這個“淡泊名利”“寧靜致遠”,他就完全做不到,就更別提將來篡位自立了。
他的個人操守,只夠吊打司馬懿,都不壹定能比得上曹孟德。
但是要造福百姓,劉益守不覺得自己將來會比諸葛丞相做得差。
為天下百姓謀福利,此為公;個人操守與修養品德,此為私。公大於私,毋庸置疑。
比起那些細枝末節的男女之情,大義與大道才是追求,快點實現天下真正的統壹。消滅割據,消滅戰亂,讓天下安定下來,人民安居樂業,這才是最大的“德”。
壓下內心的雜念,劉益守派人將賈春花叫到了書房裏。賈娘子壹看到榻上如花似玉,滿臉淚痕,已經陷入昏睡的李祖猗,就壹臉無奈的對劉益守抱怨道:“阿郎也太粗野了呀,從前遊娘第壹次的時候,阿郎可是很溫柔的。”
劉益守不答,只是對賈娘子說道:“派幾個侍女將她好好洗浴後安睡,明日我還要提拔她兄長為員外散騎常侍,中書舍人,負責專門書寫詔書,以示對北投之人的恩寵。”
聽到這話,賈娘子有些明白了。所有女人都是劉益守的工具人,他只是比較愛惜這些工具,責任感常人不能比罷了。
那種愛得死去活來,沒有哪個女人生活就過不下去的事情,在劉益守身上從未發生過。
以前沒有,現在也沒有,將來更不會有。
或許,這也是壹個政治人物的無奈吧。世間萬事皆是有得有失,劉益守亦是不例外,他永遠不可能擁有壹段刻骨銘心的愛情。
賈娘子忍不住心中壹陣同情。
“明白了,阿郎這個千金買骨的故事,真的寫得很好。”
賈春花意有所指的說道。今夜的事情,顯然是做給某些人看的。
賈娘子見識過人,她雖然是養女,卻是被清河崔氏的崔孝芬當親女兒在培養的,自幼便是飽讀詩書。當初劉益守能得到她,也是她自己主動投懷送抱,而不是劉益守見色起意。
劉益守好像很是急色壹般的占有李祖猗,然後大肆提拔她兄長,這便是壹個千金買骨的故事,這是鼓勵北方世家送女,提前投靠,提前下註。
別人有我沒有,我就會著急。劉益守深諳人性的劣根,所有作為,皆已經超脫了尋常人眼中的“善惡”。
河北世家有壹個送女並且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,缺口就被打開了。缺口壹旦打開,梁軍過黃河的時候,就不再會是人見人怕了。
婁昭君投懷送抱都不要,李祖猗只是來書房點個油燈就被劉益守搞上床,都是同樣的道理。
聯系劉益守將來想做什麽事情,其實這樣的思路已經是很明晰了。說穿了就是政治動物厲害的政治操作而已。
“阿郎能不能像那些紈絝子弟壹樣,胡作為非壹次呢?每次阿郎幹什麽事情,目的都很明確。其實在妾身看來,阿郎若是真看上某個女子,上門強搶民女,倒也很可愛呢。”
賈春花忍不住揶揄道,攔腰便將柔弱無骨的李祖猗抱起。她從小便在家裏伺候人,氣力不小。
“那是不可能的,真要那麽玩,臭味熏人,頂風惡臭百裏,我可忍不下去。”
劉益守苦笑道,擺了擺手。
他的妾室,都很了解他的為人。很多刻意的行為,或許在外人看來是荒唐,但在熟悉劉益守的人眼中,壹切都是有跡可循的。
劉益守這個人內心非常驕傲,從來不屑做無聊的事情!
其實劉益守反倒是非常佩服那些欺男霸女的紈絝子弟,因為他們做那些無聊事情,居然還可以十年如壹日的樂此不疲。
劉益守哪怕玩壹次都覺得膩味得想吐,從中根本體會不到滿足,不覺得那種事情會產生任何的快樂。
某種程度上說,那些人比他忍耐力高多了,這方面他才是弟弟。
不久之後,洗漱沐浴過的李祖猗在賈春花懷裏痛哭了半個時辰,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哭什麽。
然而下次與劉益守見面的時候,李祖猗卻十分坦然的接受了那種令人欲罷不能的快樂,像是完全變了個人壹般。
等壹段時間後李祖升很是擔憂的與她見面時,才發現自家藏不住眉眼春色的妹妹,已經變得完全認不出來了。
……
第二天,梁國中樞下詔,封李祖猗兄長李祖升為中書舍人,員外散騎常侍,在兒皇帝蕭棟身邊辦事,負責詔書的起草。
此舉無異於在熱油中滴入壹滴冷水,建康中樞徹底炸鍋了!
中書省是江東鼠輩們紮堆的地方,雖然參政議政不執政,卻也是他們最後的保留地與最後的遮羞布。
現在劉益守把壹個河北世家出身的年輕人塞進來,壹無資歷,二無才幹(這裏辦事也不需要才幹),當然有人不服氣。
而且人數不少!
李祖升哪根蔥,何德何能?
然而吳王府裏傳出李祖升之妹李祖猗容貌驚為天人,壹連幾天都不斷侍寢,吳王對其十分寵愛的小道消息後,這些人就瞬間不說話了。
誰都知道枕頭風厲害啊,打臉李祖升,就是在打臉李祖猗。這位嬌滴滴的美人可以不斷吹枕頭風,只要有壹次劉益守聽進去了,某些人就要倒大黴!
既然是李祖猗的兄長……那沒問題了。
江東鼠輩們的道德底線是非常靈活的,他們現在還盼著劉益守快點打到河北呢。如今劉益守先收買壹下河北世家……似乎也並無不可。
於是李祖升順利成為中書舍人,當然了,這也是個閑職,平日裏也沒什麽事情要幹。兒皇帝的詔書都是橡皮圖章,真正辦事的流程,其實是走吳王府那邊的渠道。
李祖升不過是劉益守埋在兒皇帝蕭棟身邊的壹根釘子罷了。臺城禁宮內有什麽風吹草動,都要經過李祖升這壹關。劉益守覺得對這些江東鼠輩保持壹顆警惕的心,永遠沒錯!
……
春節來了又走,開春後的第壹次大朝會如期召開。
已經升官,擔任中書監(中書令的副手,中書省二把手)的陽休之向朝廷建言:吳王功高蓋世,對國家有再造之恩,萬般賞賜不足以配得上他的文治武功。
既然財帛田宅已經賞無可賞,吳王又忠於國家不可能行操莽之事,所以要在別的地方補償。
如果朝廷做不到的話,不如就讓天子下詔禪讓,讓吳王登基稱帝吧!
大家都樂得清閑。
中書監就是專門用來制約中書令的職務,也是劉益守用自己人制衡朝廷中樞的關鍵職務。陽休之提出這個話題,分量是很重的。
而且說得很囂張。
只不過,他這話朝臣們只能當做沒聽見,也不敢反駁。深究的話,就必須得提前站隊,對誰都不好。壹時間太極殿內安靜的針尖落地可聞。
傷愈歸來的陳元康則是站出來打圓場:吳王爵位已經到頂,總不能讓他當皇帝。再說吳王作為駙馬,也沒有篡位自立的心思。
不過在爵位不變的情況下,與吳王相匹配的壹些排場可以搞大壹點,這個並不等同於逾越禮制。
同樣都是王,劉益守跟蕭綸等人的編制壹樣,這合適麽?這難道不是對吳王辛勞國事,浴血奮戰的壹種嘲諷?
對國家有功的人,排場大點也很合理的吧?
比如說把吳王府修大壹點,後宮的編制定下來以後,搞大壹點,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什麽的,再搞個“女官”的制度。
出行的鼓樂,府裏的守衛編制,這些東西都可以跟帝王靠齊,各地給建康中樞的貢品,分壹半給吳王,能補上的都補上。
這個好像也很合理對吧?
不能當皇帝,還不許把生活品質搞好壹點麽?吳王也是人,難道造福天下人,也必須為愛發電?
陽休之和陳元康二人壹唱壹和的,紅臉白臉交替輪換。
建康中樞朝臣裏面沒有誰是真正的傻子,壹聽這話就明白,劉益守的改朝換代之路已經正式開啟,現在誰反對,將來就會被拉清單。
壹不小心就全家死光光哦!
陳元康的奏章毫無意外的通過,並昭告天下:現有的吳王府狹小不堪,已經配不上吳王的身份,所以朝廷撥款撥地以示恩典,在離臺城最近,權貴紮堆的東府城旁邊新建壹座府邸,為新的吳王府。
新吳王府的規模比臺城要小,但是卻比臺城的禁宮要大很多。其中建築的規格,允許與梁國帝王相同。
吳王的後宮編制,由吳王自己決定,壹旦定下來以後,便交給朝廷中樞審議通過,然後照準實施,畢竟是特事特辦,不必遵循前例。
至於吳王妾室並不多,完全滿足不了編制這種情況要如何處理,當然是朝廷下令,為吳王選民間秀女了。願意將女兒送來的大戶人家,也可以提前辦。
總不能說空有編制卻沒有對應的人吧?不過這件事並不需要操之過急。
其他的排場,包括各地送到建康的貢品,都與帝王同規制。至於帶劍上朝之類的篡位套裝,劉益守早就不在意了,不會給他帶來任何好處,反而落人口實,給人“專橫跋扈”的印象。
他在這方面壹直都是“克己復禮”的,能免責免。
簡單的說,如今的劉益守,現在除了稱呼是“吳王”,沒有加“九賜”,上朝時候還有那麽幾絲謙遜外,形式上已經等同於皇帝。
……
“主公不打算搬遷?”
吳王府的書房裏,與劉益守商議“改制大事”的陳元康壹臉驚訝詢問道。他還以為劉益守心裏是真的想住大府邸呢,沒想到剛才對方斷然拒絕,沒有壹絲猶豫。
“新修的這座府邸,將來要成為南方學子們讀書學習的地方,甚至是天下人學習的地方。要成為溝通南北文化的橋梁。
那裏將來會是國家培養人才搖籃。合適的時候把吳王府捐出來辦學,可以讓世人感受到我們勵精圖治的決心。
現在先秘而不宣,待我們遷都洛陽後再說。
至於居住這個問題,人生下來在母親懷裏,死了壹副棺材躺進去,活著的時候要萬頃良田那麽大的地方住著,有什麽意思呢?”
劉益守像是看傻子壹樣的看著陳元康反問道。
果然還得是妳啊!
陳元康拱手拜服道:“主公仁者無敵。”
“哼哼,還無敵呢,送女的人已經要把雞鳴山踏平了。妳趕緊的在建康找壹處大宅院安置那些年輕女子。看到喜歡的,妳自己可以先挑壹遍。”
劉益守沒好氣的說道。
“呃,還是算了吧,怕了。以後回洛陽再說吧,畢竟那裏才是我家。”
陳元康嘆了口氣,下意識的摸了摸肚皮上的傷口處。明明傷口已經好了,記憶裏的疼痛卻依然在腦子裏留著。
今天他本來想問問那個名聲在外的李祖猗,玩起來到底是什麽感覺。但看劉益守的樣子就知道,這個女人也不過是個工具人。
劉益守心中裝著的是天下,他不可能為哪個女人癡狂的,就算看起來有,也是做給外人看的。占有女人不是為了女人,歸結起來,壹切都是套路,壹切都是為了政治開路。
陳元康忽然感覺劉益守其實也挺可憐的,或許他永遠都感覺不到那種快樂吧。浪到失聯的陳元康,顯然知道浪的本質並不完全是下半身那點事,而是心靈的自由與解放,不在乎所有壓力與責任的縱情歡樂。
在這壹點上,劉益守像是坐了十年的牢,完全沒有當主公的快樂。
“相識十年,我壹直有句話想問主公,不知道當講不當講。”
陳元康忽然肅然問道。
“但講無妨。”
劉益守給對方倒了壹杯茶,微笑道。
“壹個又壹個女人被妳收入後宮,妳都死死拽著不放。這麽活著不累麽?玩壹玩就甩掉難道不快活?”
陳元康疑惑問道。
在他看來,女人是用來“租賃”的,出賣的是色相與肉體,完全不必將其“購買”回家。劉益守又不是真的愛哪個女人愛得死去活來,何苦為難自己呢?
“妳就當我可憐她們吧。”
劉益守嘆息道。
面對老兄弟,他無法違心的說謊。海誓山盟什麽的,對他來說完全不可能。
正在這時,書房門被推開,源士康急急忙忙的進來拱手對劉益守說道:“主公,段韶逃難來建康了,現在就在院子裏!”
“跑這麽遠……都沒有驚動各地官府,段孝先很謹慎啊。”
劉益守忍不住感慨說道。他早就聽說段韶叛逃失蹤,還以為對方死在什麽角落裏了,壹點後續消息都沒得到。
沒想到再次出現,對方就跑建康來了。光這份隱忍的心思,常人就難以企及!
“走,正好去見見高歡麾下這位最能打的親戚。”劉益守拍了拍陳元康的肩膀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