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督請留步

攜劍遠行

歷史軍事

破廟,年久失修。
破門,搖搖欲墜。
破敗的荷花池裏,沒有壹朵荷花,只在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500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(下)

都督請留步 by 攜劍遠行

2023-9-10 23:03

  夜已深,枋頭城的縣衙書房裏,高歡的次子高洋正在燈火下看書。
  來枋頭“督戰”並非出自高洋本願,其實這些不過是高澄挖的壹個大坑罷了!
  對於高洋來說,守住枋頭是應該的。
  畢竟這裏是黃河北岸的重鎮,無論是從鄴城出兵攻河南,還是從黃河對岸渡河攻鄴城,這裏都是唯壹的橋頭堡。
  不僅如此,枋頭城的城防非常有特點,而且是相對嚴密的,成體系的。某種程度上說,它其實比鄴城更難攻打!弱只是弱在枋頭城主體面積不夠大而已。
  枋頭的外圍是河網縱橫的水系,周邊還有三個呈三角形分布的屯糧屯兵點,互為犄角可以支援。並且南面還有壹條河道直通黃河,方便運糧運兵。
  要是不熟悉這裏的地形,不管是哪支軍隊,找路都要找半天,更別提什麽奇襲了。
  這些屯兵點屯糧點,與枋頭城,都是水路陸路可通。靠近鄴城方向有壹條大路連通,所有陸上的小路都會匯聚到這裏。
  守住了這裏,就守住了枋頭到鄴城的通道,也是扼住了進入枋頭城的陸路通道。
  整體布置,幾乎無懈可擊!
  枋頭城唯壹的破綻在城北,漲水時為堤壩,用小船方便滲透,但不適合大規模攻城。冬天這裏又完全結冰,冰面離堤壩距離較矮,便是枋頭城的防守缺口所在。
  只要派壹隊兵馬日夜巡視城北的堤壩就行了。畢竟,劉益守的人馬不可能從北面而來。
  不僅如此,如今更是有李元忠殘部退守枋頭,負責外圍三個屯糧點的安全。
  這種情況下,高洋只要不亂來,每日在城裏混日子就行了,混到離任就是大功壹件。所以枋頭安然無恙,都是理所應當的。
  反之,若是枋頭城出事了,便會讓高歡和他麾下重臣們覺得高洋很無能,連離鄴城近在咫尺的枋頭都守不住,將來如何堪當大任?
  特別是驚聞劉益守已經攻克洛陽,根據從前白袍軍北伐的“經驗”來看,要穩定洛陽那邊的局面也得壹段時間,劉益守根本暫時無暇北顧。
  因此現在放壹頭豬在枋頭指揮,都是穩穩當當的。
  要是這樣都守不住枋頭,那說實話,鄴城大概也守不住了,高歡大軍還是直接退到冀州的信都為好,以後當個河北王也未必不能混口飯吃。
  高澄打著“我都是為妳好,給妳機會歷練”的名義給高洋挖坑,這種陽謀高洋根本無法拒絕。不得不說,帝王之家的鬥爭,從孩童時代就已經開始了,其慘烈程度並不亞於成人的爭鬥。
  面對高澄的擠壓,高洋只能照單全收,並且在重壓之下謀取出路。
  正在這時,壹個文人打扮的年輕人推開書房門,不疾不徐的對高洋雙手攏袖行禮,低聲說道:“二公子,城外南面糧倉起火,守軍頗有死傷。”
  高洋猛然起身,瞠目欲裂。
  這位文士叫趙彥深,正如高澄有唐邕輔佐壹樣,高洋身邊也是有年輕謀士幫忙出謀劃策的。高歡對此都是默許的態度。
  “隨我去調兵!”
  高洋抓起桌案上的虎符,剛剛邁出步子,卻見趙彥深死死拉著自己的衣袖。
  “二公子,千金之子坐不垂堂。枋頭城內本身就有糧倉,二公子現在隨在下去城墻上巡視壹番即可,調兵就不必了。”
  趙彥深淡然說道。
  高洋聽出點味道來了,也冷靜下來,冷冷的盯著趙彥深詢問道:“此話何解?”
  “二公子會來枋頭,都是世子故意針對。此刻二公子應該要藏拙,不必出什麽風頭。讓世子認為二公子愚鈍無能,並不是什麽壞事。
  更何況現在夜黑風高,帶兵出城風險極大。
  贏了也不過是讓世子察覺二公子有帶兵之能,未來更加針對麻煩不斷。若是輸了,只怕高王也很難原諒二公子胡來。
  枋頭於鄴城意義重大,只要枋頭城還在,鄴城便穩如泰山。城外那些糧秣,丟了便丟了吧。事已至此無法挽救。
  此敗於魏國或有大礙,於二公子卻是無大礙的。”
  趙彥深雙手攏袖,深深壹拜。
  “那便隨我去城頭看看吧。”
  高洋將虎符放入桌案的抽屜裏,語氣柔和了許多。
  二人來到城頭,正好看到城外有兩處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,呼喊聲慘叫聲在夜空中若隱若現。高洋面沈如水,雙手握拳,看上去氣憤到了極點。
  三處糧倉,已經有兩被焚燒,這次敵軍來枋頭,看起來目的明確,而且熟悉地形。
  看來對方並非泛泛之輩啊!
  高洋雖然還年幼,心思卻很深沈,看著城外的火光居然壹言不發。
  “二公子,另外壹處屯糧點也失火了,不過這裏看不到,要去東面的城墻上看。”
  壹個親兵急急忙忙的跑過來小聲說道。高洋擺了擺手,示意身邊的閑雜人等都退下,只剩下趙彥深壹人。
  這波敵人就是沖著城外三個糧倉來的,根本就不派壹兵壹卒攻城,顯然超乎了壹般的常理。
  “彥深啊,我有壹個問題想問問妳,妳能回答我麽?”
  高洋抱起雙臂,眺望遠方熊熊燃燒的火光,似乎已經接受了屈辱又莫名其妙的慘敗。
  “二公子請講。”
  趙彥深彎腰壹拜說道。
  “三個屯糧點,分別位於三個間隔很遠的位置。無論對方主將是誰,恐怕也無法在匆忙之中找到三處位置並精準放火吧?
  是枋頭軍中出了奸細麽?為何我感覺敵軍就像是在自家地盤放火壹樣呢?”
  枋頭城外的糧倉疏於防範是有原因的,壹直在屯糧,所以不能設太多阻攔河道的障礙物是壹方面,認為劉益守不會這麽快突襲枋頭則是另壹方面。
  這裏地形復雜,沒來過的人怎麽可能把三個屯兵點都壹網打盡呢?顯然是有人私通梁軍,以為引導啊!
  其中李元忠的嫌疑很大!
  “二公子是說……”
  趙彥深眉頭緊皺,其實高洋想說又沒說出來的話,已經很明白了。
  封隆之部在黃河南岸全軍覆沒,李元忠卻可以把他的殘部帶回河北,這裏面會不會並不光是因為李元忠“用兵如神”呢?
  會不會是他跟劉益守在打默契仗呢?
  河南之地淪陷得那麽快,會不會是李元忠把封隆之給坑了呢?
  怎麽李元忠壹退到枋頭沒兩天,城外三個糧倉就都被焚燒了呢?
  高洋真不覺得是自己多心,而是事情太巧合了!
  “二公子先不要聲張,待回到鄴城見到高王後,再向高王單獨稟告此事。”
  趙彥深不動聲色的說道。
  老實說,他雖然不認為李元忠會這麽蠢,但對方確實洗脫不掉嫌疑。很多事情都太巧了,甚至不排除這次枋頭被襲擊,是李元忠在做內應!
  “嗯,等天亮再說吧。”高洋微微點頭,對趙彥深的建議不置可否。
  ……
  夜色當中遠遠的看到枋頭城外的幾個地方燃起熊熊大火,領兵的段韶整個人都不好了!
  緊趕慢趕的,還是來晚了壹步!
  黃河以南的戰局糜爛得太快,高歡的計劃趕不上變化。此番急行軍趕往枋頭,都是段韶向高歡苦苦哀求對方才勉強答應的。
  高歡為什麽不肯出兵?
  不是因為他很蠢,或者是不會打仗,而是現在正是春耕的時節!若是河北的兵馬都動員起來南下渡河,那河北大量的田地誰來耕種?
  今年河南與青徐都指望不上了,到秋天後,大軍的糧草怎麽辦?
  高歡的兵馬陸陸續續回到鄴城其實也沒多長時間,而高歡卻壹直沒有進行大規模動員。其實他也跟孫騰等人商議過,也認真分析了當前的局面。
  眾人壹致認為,這波不過是陳慶之北伐的翻版,簡直換湯不換藥。現在劉益守要做的,就是在洛陽打砸搶壹波,然後控制河南之地撈壹筆。
  再怎麽浪,也不過是“劃江而治”罷了。
  梁軍要攻打河北,所面臨的困難是空前的!而且梁軍的兵力也不足以支撐戰鬥。
  高歡認為將士們出征河東已久,思鄉心切,那是務必要在鄴城好好修養壹段時間的。既然梁軍過不了黃河,枋頭本身就有不少軍隊,還有李元忠也退到了枋頭,怎麽說都是萬無壹失啊!
  而段韶提議他帶兵屯紮枋頭,認為枋頭原守軍都是郡兵,不適合野戰。李元忠部雖是精兵,卻因為新敗不堪大用。這個組合並不足以應對當前的復雜局面。
  所以必須要有壹支精騎鎮守枋頭,可以巡視枋頭周邊方圓百裏的範圍。以此枕戈待旦,監視南面的戰局方為上策。
  被段韶吵得沒辦法了,高歡調撥三千步卒和壹千精騎給段韶,讓他去枋頭鎮守,統領各軍。李元忠則是退回鄴城修整,回京述職。
  高歡要好好詢問他壹下,河南之地到底是怎麽丟那麽快的。
  得到高歡允諾後,段韶幾乎是拿著出兵的軍令和李元忠的調令,就去城外大營召集兵馬。
  準備好壹切並在夜間急行軍前往枋頭。
  壹千精騎在前面趕路,後面三千步卒還沒到位。段韶帶兵緊趕慢趕,沒想到最終還是遲了壹步。
  火把照耀之下,段韶面色緊繃,看到枋頭周邊屯糧點起火,心中暗叫不好。
  “小段將軍,如今怎麽辦?”
  此番隨軍出征的婁昭君之弟婁昭,用馬鞭指著遠方熊熊燃燒的壹個糧倉,壹臉苦笑的詢問道。現在傻子也看得出來大事不妙了。
  可段韶哪裏知道該如何是好,他只是個帶兵的將領而已啊!
  其實吧,這幾個糧倉規模都不是很大,被燒掉後斷然不至於說讓魏軍缺糧。但段韶心中很明白,黃河以北的城池被襲,給軍心士氣民心造成的打擊之大,那是無法想象的!
  梁軍能打枋頭,那就意味著其實鄴城也不安全了,更別說安陽、頓丘等地。此戰與其說是物資上的重創,倒不如說讓河北各地人心惶惶,人人自危。
  正當段韶要開口解釋的時候,壹個斥候騎馬從南面而來,對著他們大喊道:“南面有敵軍騎兵!敵襲!敵襲!”
  他喊叫著,壹支箭從身後而來,這名斥候脖子中箭,捂著脖子就栽倒在地上。
  事發突然,段韶和婁昭都驚出壹身冷汗!他們點著火把在明處,敵軍騎兵不點火把在暗處,離他們的距離已經很近了。
  “吹號角,隨我沖殺!”
  段韶果斷下令,這波真不能慫了!稍有遲疑就會全軍覆沒!
  夜裏兩軍騎兵對砍,都不會戀戰的。因為打著打著隊伍就散了,很難再聚攏兵力。他和婁昭帶著人點著火把壹路沖過去,殺多少是多少。
  對沖以後立刻鳴金退兵,往枋頭城的大路而走。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,根本不必跟數量不知,實力不知的敵軍糾纏。
  他相信對方應該也是同樣的想法,打完就跑,交戰就是這麽壹錘子買賣!段韶對自己麾下精騎的實力很有信心,只要不浪戰,今夜對沖取勝不難。
  果然,段韶的應對非常得力。兩支規模不大的騎兵隊伍交手之後,馬上就察覺到不對勁了。
  這恐怕不是壹般的精兵!
  點著火把的段韶與陰搓搓偷襲的楊忠都是壹個想法!兩支騎兵對沖壹波之後,就立刻脫離戰鬥,雙方都互有死傷。
  知道高歡軍主力來了,楊忠命掌旗官點燃大號火把,散亂的梁軍騎兵都向著他靠攏,朝著北岸渡口飛速而去,絲毫不戀戰,更不敢回去清點戰果。
  而深知窮寇莫追的段韶,亦是來不及清點損失,壹路有驚無險的來到枋頭城下。高洋自然知道段韶的兵馬是自己這邊的精兵,連忙打開枋頭城城門,放騎兵入城。
  看到身上有血跡,風塵仆仆而來的段韶,高洋走下城樓,握住他的雙手詢問道:“段將軍,城外情況如何?”
  “來的路上遭遇梁軍精騎,很是辣手。”段韶嘆了口氣,心中感慨今夜真不該著急趕路。
  梁軍真是膽大包天,居然敢孤軍過河奇襲枋頭!段韶心裏是真的佩服!
  “城外糧倉已經沒救了,等天亮以後再打掃戰場吧。若是出城遇到梁軍精兵,能不能打得過還真不好說。”
  段韶抱拳對高洋行了壹禮,隨即帶著部曲入城安頓了。
  “舅舅……”
  高洋拉住婁昭,卻發現對方胳膊上的袖子已經被鮮血染紅,婁昭也疼得齜牙咧嘴的。
  “別出風頭,就在城裏呆著,城外不安全。”
  婁昭用沒受傷的那只手拍了拍高洋的肩膀,嘆了口氣就走了。高洋環顧四周親兵,發現眾人都是拼命掩藏著內心的恐懼,眼神閃爍,臉上繃得緊緊的。
  “這下壞了。”
  三軍不可奪氣,若是沒有壹往無前的氣勢,如何跟強敵對壘?
  如今魏軍已經失了氣勢,這仗還沒開始呢,後面可怎麽辦啊!
  高洋暗道不妙,壹顆心沈到谷底。他又看了看身邊的趙彥深,發現對方喜怒不形於色,似乎壹點也沒受到戰局影響。
  他拉住趙彥深的袖口低聲詢問道:“如今局勢不妙,只怕鄴城也難保,彥深以為如何?”
  “梁軍強弩之末,翻不起什麽浪來,二公子不必擔憂。回鄴城後,若是有人提出將王都搬遷到信都,則二公子要對高王陳明利害,阻止此事。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