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稍候...关闭

那年那蟬那把劍

默煜

網遊小說

四十年春去秋來,兩代人花開花謝。
小方寨在西北只能算是個三流寨子,土地貧瘠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四百三十九章 和尚說大小佛法

那年那蟬那把劍 by 默煜

2025-5-6 15:21

  秋月笑了笑,“此事是佛門不對在先,原本老衲只是想讓龍王將秦施主請到佛門來,以禮相待,以此為契機,使徐宗主趕赴佛門壹行,只是沒想到弄巧成拙,不過好在徐宗主終究還是來了佛門。”
  徐北遊聞言後頓時恍然,難怪當初他去見龍王時,龍王竟是如此幹脆地建議他來參加盂蘭盆節法會,沒想到這本就是佛門的用意所在。
  秋月繼續說道:“實不相瞞,老衲年輕時,曾因為某事前往帝都,又因為此事與同樣趕赴而來的秋葉道兄產生沖突,如今的老衲不是秋葉道兄的對手,那時候的老衲同樣不是秋葉道兄的對手,於是老衲便以壹朵寶色花為代價,請動當時同樣身在帝都的秦施主,與老衲聯手共抗秋葉道兄。”
  蕭知南道:“是瞑瞳之事吧,當年皇祖父曾留下過只言片語。”
  秋月笑著點頭道:“是了,當年之事說到底就是河蚌相爭,漁翁得利,蕭皇帝便是那位得利的漁翁,我們佛門和道門爭了半天,最後卻是空手而回。”
  蕭知南微微壹笑,“方丈大師此言差矣,佛門是空手而歸不假,可道門卻並非如此,秋葉正是因為此事與皇祖結下了善緣,這才有了後來的聯手之事。”
  秋月手指作拈花狀,微笑道:“長公主殿下所言極是,正所謂壹步慢則步步慢,在那場十年逐鹿中,我佛門便是這般輸給了道門。”
  當年壹場波及到整個天下的十年逐鹿,其中多少權謀較量,多少明爭暗鬥,當然不會是秋月這般壹句話就能概括過去,只是此時秋月如此說,蕭知南自然不會反駁,只是點頭稱是。
  秋月繼續言道:“老衲今日請兩位過來,既是說佛法,也不是說佛法。”
  徐北遊問道:“大師此言何解?”
  秋月微笑道:“劍宗與道門同是出自道祖,那麽徐宗主也應當知曉,道門中有五派之分,分別為積善、占驗、經典、丹鼎、符篆,其中丹鼎和符篆兩派雖然勢大,但卻是居於五派末尾,積善派雖然人丁單薄,但都是不世出的傑出人物,向來都是居於五派之首,歷代道門掌教真人,無壹不是出自此派,徐宗主可知其中緣由?”
  徐北遊搖頭不知。
  秋月道:“蓋因積善之道,是為兼顧天下的大道,而丹鼎和符篆之道,不過是精修自身的小道,兩者孰高孰低,自是分明。”
  徐北遊問道:“敢問方丈大師,大道和小道又有何區別?”
  秋月雖然是佛門中人,但佛門與道門相交多年,互相之間知之甚深,此時說起道門秘辛也是如數家珍,“道門有五仙之說,徐宗主可是知曉?”
  徐北遊道:“這是自然,當年先師曾經教導於我,鬼仙境界僅僅是修持之人,人仙也不過是修真之士,只有地仙境界才算真正邁入了壹個仙字的門檻,地仙十八樓便如登天階梯,登頂之後便是走完了長生之路,不過卻沒走完登天之途,想要登天,還要再依次攀升完九重天,方能見得九天之上的無邊玄妙,成就不死不滅不衰不朽手掌造化之功的無上天仙。所謂太上道祖,所謂無量光壽佛祖,所謂域外天魔,皆是如此。”
  徐北遊微微壹頓,“打個不恰當的比方,修道壹途就像跟老天爺做買賣,鬼仙只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貨郎,人仙不過有個固定攤位的小販,地仙才算有了家正經店面,店面大小因修為高低而異,不過這三者說到底都要看天道臉色行事,只有成為神仙境界,如同壹方富商,才勉強有了討價還價的資本。至於天仙境界,那已經是富可敵國的巨賈,留下的道統和徒子徒孫便如麾下連南通北的馬隊船隊,即便是家中閉門坐,也有萬金滾滾來,幾乎可與天道平起平坐。”
  秋月撫掌道:“公孫宗主可謂是壹語中的,天仙與神仙的根本之別,在於壹個道統之功,縱觀天仙者,無壹不是壹方教主。這便是積善派與丹鼎派的區別,丹鼎派精研再深,不過是壹個神仙境界的道果,可積善派卻能直指天仙,乃是天仙大道。”
  徐北遊再問道:“不知這與方丈大師要說的佛法有何幹系?”
  秋月緩緩道:“道門有道祖傳道,佛門亦有佛祖傳法,道門有五派之分,有大小之分,我佛門之佛法亦有大乘與小乘之別,所謂小乘佛法,又稱阿羅漢法,因小乘佛法只能自度,而不能度人,故名‘小’,又因小乘之‘極果’未到‘究竟’,亦名‘小’,換而言之,小乘佛法只可成就羅漢果位。而大乘佛法卻是不然,大乘佛法講究普渡眾生,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槃之彼岸,故名‘大’,若有人能見道而凈心,則可發大菩提心,立下宏大誓願,要救渡眾生脫離苦海,便能成就菩薩果位,宏願越大,則神通越大,若再能將立下的宏大誓願完成,便可成就佛陀果位,絲毫不遜於道門的天仙境界。”
  蕭知南承襲蕭氏女子禮佛的傳統,自幼研習佛經,對此並不陌生,開口道:“觀自在菩薩是七佛之師,只因宏大誓願未成,故而遲遲不曾成佛,若論神通,絲毫不遜於尋常佛陀。地藏王菩薩許下宏大誓願,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,故而也未能成佛,此二位菩薩,不是佛陀果位勝似佛陀果位。”
  秋月點頭贊同道:“長公主殿下所言甚是。”
  蕭知南又道:“方丈大師貴為佛門佛頭,乃是與道門道首秋葉不相上下的人物,想來研習的是大乘佛法了。”
  秋月雙手合十,贊道:“長公主殿下慧根慧眼,乃是有大智慧之人,若是入得佛門修行,有望證得菩薩果。”
  蕭知南下意識地看了身旁的徐北遊壹眼,笑著搖頭道:“知南身在萬丈紅塵之中,掙脫不得,怕是要辜負大師的美意了。”
  秋月微微壹笑,不以為意道:“出世入世,家門空門,不過壹念之間,無甚區別。長公主殿下若是心中有佛,便是身在帝都城的未央宮中,也可成就菩薩果,正如徐宗主秉持利器,屠戮無數,可心中有道,也未嘗不能證得神仙道。”
  蕭知南微微壹怔,再度望向徐北遊。
  只見徐北遊無喜無悲,沈聲道:“大師好境界,怕是距離所謂地仙十八樓之上的境界,已然不遠矣。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