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回大明春

王梓鈞

歷史軍事

從很小的時候開始,王淵就常做各種稀奇古怪的夢,比如夢見自己上輩子是只工程狗。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392章 兵不血刃的決戰

夢回大明春 by 王梓鈞

2021-6-10 21:10

  翌日,清晨。
  寧王召開禦前會議,逮著“大臣”們壹通臭罵。
  江西三司主要官員,只有左參政王綸主動附逆,被寧王任命為兵部尚書,負責駐守在南昌大本營——已被活捉。
  其余官員,雖然被迫服從,寧王卻不信任他們。壹邊將他們封為“朝廷命官”,壹邊將他們的家人扣押在南昌,然後帶著這些官員出征,令其做些無關緊要的瑣碎事務。
  昨天大敗,寧王不敢罵帶兵將領,於是就拿這群“朝廷命官”撒氣。
  寧王越罵越生氣,似乎仗打輸了,都是“朝廷命官”的責任。罵到最後,寧王大怒:“來人,將這些蠢貨全拖去砍了!”
  “陛下息怒,不可妄殺。”李士實連忙勸諫。
  寧王的偽朝廷班子,大部分由這些官員組成,官殺完了還叫什麽朝廷?
  朝廷命官們戰戰兢兢,哭都哭不出來,只恨自己不該參加寧王的生日宴會。別人請客只要禮金,寧王請客那是要命啊,稀裏糊塗就跟著造反,現在還要被拖出去砍頭。
  “陛下,敵軍殺來了!”
  寧王連忙出去查看情況,只見南邊江面上果有無數戰船駛來。
  “那邊也有!”又有許多叛軍驚呼。
  寧王慌忙轉身,北邊的敵人更少,只有三十多條船,但岸上還跟著好幾千步卒。
  王淵和王陽明師徒倆,居然壹北壹南,同時抵達戰場。
  “被官軍包圍了,快逃啊!”
  還沒開始打仗,叛軍已經自行崩潰。
  寧王大怒:“不許跑,軍法隊壓陣!”
  寧王親衛堵住要道,戰船又被連起來飄在江面,那些叛軍還真的無路可逃。但是,只聽落水聲四起,竟有好幾千叛軍跳水而走,執法隊總不能跳進贛江裏殺人吧?
  王淵用千裏鏡遠遠觀察,頓時無語得很,這仗打得太沒有挑戰性了。
  在南邊,王陽明看到寧王鐵索橫舟,也被逗得想要大笑。他正準備火燒連營呢,火船都還沒弄好,寧王大軍就在瘋狂下餃子。
  還要啥火船?
  直接殺就完事兒了!
  王陽明下令全軍沖鋒,王淵那邊也駕船而來。南北夾擊之下,根本就沒有真正接戰,便是叛軍水師大將淩十壹,都直接跳進江中泅水逃命。
  事實上,直到此時,拋開軍心士氣不論,寧王水師都還占據絕對優勢,便是兩邊出擊也依舊占優。
  “陛下快走!”李士實忙說。
  寧王只得帶著左右丞相和世子,駕小舟趁亂逃跑。
  叛軍好歹還有幾萬人,亂起來真不容易找到寧王。各路知府、知州、知縣、推官……乘坐大小戰船殺來,所到之處反賊皆潰,贛江裏密密麻麻全是奮力遊泳的潰兵,壹條船劃過去能撞暈好幾個。
  “寧王在哪兒?”
  這句話出現的頻率最高,文武官員逮著潰兵就問,答不出來就氣得壹船槳敲過去。
  泰和知縣李楫,此刻架著壹條小漁船,身邊只有幾個衙役跟隨。他在連成壹片的叛軍戰船陣中,劃著漁船見空子就鉆,突然看到壹個穿龍袍的家夥,大喜道:“叛王在那裏,快快劃過去!”
  萬安知縣王冕距離寧王更近,本來是沒註意的,被李楫的喊聲壹提醒,頓時也看到了寧王,焦急道:“快追,快追!”
  兩位知縣展開速度競賽,中途殺出進賢知縣劉源清、吉安通判楊昉,四條漁船拼了命朝寧王劃去。
  楊昉、王冕二人,幾乎同時趕到,反而是率先發現寧王的李楫慢了半拍。
  不過嘛,如此重要人物,肯定不能直接拖下船,萬壹淹死了怎麽辦?
  片刻之後,四條漁船將寧王乘坐的小舟團團圍住,三位知縣、壹位通判彼此相視而笑。其實心裏想要罵娘,這擒獲寧王之功,怕是很難分得清了。
  李楫說:“寧王是我先看到的。”
  楊昉笑道:“我也看到了,只是沒喊出聲來。”
  劉源清說:“便算咱們四人共同擒獲的吧。”
  王冕說:“也好。”
  寧王突然問道:“妳等是何官職?”
  四人如實回答。
  寧王感覺很悲哀,嘆息說:“朕乃天潢貴胄,竟被四個微末小官駕漁舟阻住,此皆天意也!天要亡我,非戰之過。”
  劉清源冷笑: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妳這逆賊,既無民心,也無軍心,怎能不敗?”
  王冕指著戰船大陣:“妳有戰船無數,怎壹觸即潰?人心也!”
  寧王怒道:“放屁!還不是因為王守仁奪了南昌,俘我將士家眷,兵無戰心才有此敗。”
  楊昉不耐煩道:“跟他說這些作甚,快擒他去見陽明公。”
  王陽明這次也是水陸齊發,兩岸皆有鄉勇趕來。那些好不容易遊上岸的潰兵,早已累得渾身發軟,紛紛選擇跪地求饒,也有壹些想遊到更遠的位置上岸。
  潰兵太多,成功逃走的不少,叛軍水師大將淩十壹就不見了。這貨順流而下,遊了近十裏才登岸,從此無人知曉其下落。
  “抓到寧王了,抓到寧王了!”
  王陽明坐艦附近的官兵,紛紛高興大喊起來,壹堆知府也欣喜若狂,集體作揖道:“賀喜陽明公!”
  王陽明卻顯得非常平靜,問道:“北邊是何人領軍?”
  就在此時,王淵和宋靈兒乘小舟而來,夫妻兩人立在船頭:“老師,我們來了。”
  “哈哈哈哈!”
  王陽明這才大笑:“我說是誰,來得如此湊巧,不料竟是若虛和靈兒。”
  “是挺巧的。”王淵感覺自己就像來打醬油的,王大爺已經把事情給幹完了。
  但王淵也非毫無作用,有他事前做部署,寧王此番敗得更快。而且主戰場位置發生改變,王陽明也沒有火燒連營,本該被王冕擒獲的寧王,變成四個地方官壹起抓住。
  袁州知府徐璉驚訝問道:“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王若虛?”
  王淵拱手笑道:“然也。”
  徐璉好奇道:“王侍郎怎會在此?”
  王淵解釋說:“我告假回鄉成親,在湖廣聽到寧王謀反,便帶著三千湖廣兵過來。在拿下九江和南康之後,就準備過來剿滅寧王,沒想到諸位已經平息叛亂。”
  徐璉感慨道:“有其師必有其徒,陽明公與王侍郎皆匡扶社稷之大才也!”
  王陽明自然要幫弟子揚名:“諸君不知。寧蕃叛亂之前,我這學生就已有部署。南直隸的李總督,湖廣的魏總督,都是他推薦之人,用以堵住寧蕃北進和東出之路。”
  廣東巡按禦史伍希儒趁機吹捧道:“如此看來,王侍郎非但驍勇無雙,更有那廟算之大功!”
  擒獲壹個反王,順帶抓住偽朝左右丞相,自然是件皆大歡喜的事情。
  眾人皆知王淵深受皇帝寵幸,王陽明作為王淵的老師,立下此功必定壹步登天。大家跟著記功升官,又能借此搭上王淵和王陽明的大船,那種喜悅簡直不能說出來。
  還沒收拾完戰場,官員們就開始聯絡感情,都存著今後互相倚助幫忙的心思。
  不管以前是什麽派系,有過壹起平叛勤王的經歷,都可以發展為同壹陣營的朋友。
  跟壹堆地方官交流片刻,王淵把王陽明拉到旁邊:“先生,速速派人報捷!”
  王陽明說道:“潰兵都還沒抓完,報捷文書如何寫?”
  王淵說道:“那就寫壹份簡報,說已經擒獲寧王。得趕緊八百裏加急送到京城,防止陛下禦駕親征,他早就等著寧王造反然後親征了。”
  “那卻是該立即報捷。”王陽明頓時了然。
  若皇帝禦駕親征而來,那得浪費多少糧草啊,希望還來得及阻止吧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